您的位置:首页>综合 >

精粮随便吃,吃肉吃到饱?论抗战时期,八路军的伙食到底有多好?

2023-08-29 22:35:33    来源:个人图书馆-苍山如_海

提到抗战时人民子弟兵的饮食,我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粗粮、野菜。

直到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时期,我们的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吃的还是干巴巴的炒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但事实上,八路军的主力,在抗战时期吃的真有这么差吗?也不尽然。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抗战后期,我们的伙食水平虽然比不上德军、美军,但比起整天缩在碉堡中的日寇、吃不饱饭的国军,无疑要好太多太多。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抗战时期,我军的主力部队都吃什么。

1、八路军到底吃什么?

1937年,国共双方达成共识,原陕北地区的红军接受蒋介石的改编,成立第八路军。

此时,八路军的总人数大概有4.5万左右,三个师的编制,蒋介石发放军费,也一直是按照这个人数进行发放的,除去30万元的改编费,每月还额外给63万元的军费。

除蒋介石的军费外,共产国际每个月还给红军一定的援助,大概1.5万美元左右,换算成银元大概5、6万左右,加在一起,这笔费用还是十分可观的。

但那个年代兵荒马乱的,再加上日军和国军的封锁,让解放区粮食的价格直线飙升。除此之外,买到粮食后,我军还会拿出一部分来救助当地的百姓。

种种因素导致,在抗战初期,我军的饮食水平并不算太好。

时间来到1938年,短短一年时间,我军便扩充到15.6万人,但蒋介石发放军费,还是按照最初的4.5万人发放,这导致本就不宽裕的经费,更加捉襟见肘。

为遏制我军的发展,到1940年,蒋介石干脆停掉了我军的军费,并在1941年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至此,两党的关系急剧恶化,我军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吃饭问题。

作为从长征时期摸爬滚打出来的队伍,我军深知粮食的重要性,也知道饿着肚子打仗有多么难受。为解决吃饭问题,我军领导人当机立断,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至此,浩浩荡荡的大生产运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1941,八路主力部队359旅旅长王震集合部队召开会议,首次公布了陕甘宁地区八路军的伙食清单。不得不说,种类还是相当丰富的。

早饭,吃七两小米、六两土豆做成的软饭。

午饭,吃二两玉米、四两土豆、四两或者半斤南瓜做成的稠饭。

晚饭,吃七两小米、六两土豆做成的软饭。

主食在确定之前,已经先交由干部、指战员们试吃,吃完的战士们无一不拍手称赞。

不止味道好,还能为战士们提供大量的优质蛋白质、糖分等,小米还能促进营养成分的吸收。这样的饭食,别说放在抗战时期,即使是今天,依旧能让人食指大动。

而这,仅仅只是主食,配菜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

1941年前后,陕甘宁边区的蔬菜种类还是比较丰富的,各种青菜都有。

一般来说,部队吃的是大锅饭,最简单的办法,便是将青菜用清水煮一锅,供战士们食用。

但这样做不仅味道不好,还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无论是国军还是我军,都不提倡。无论是驻扎还是战时,只要有条件,战士们吃的基本上都是炒菜。

除此之外,那个年代,已经掌握食材相克的原理,因此很多蔬菜都不让放在一起炒。例如菠菜和其他青菜,在炒制时就要分两锅。

为了保证食物的可口,在炒菜时,王震会特意嘱咐炊事员多方葱、姜、蒜、辣椒等作料,盐、酱油、醋之类的调味品,在那个时候也是完全不缺的。

除天天能吃上炒菜外,我军吃肉的频率也是不低的。

当时,王震在会议上做了一个实验,为此,他特意让人杀了一头猪。

那个年代,猪都是人工喂养的,因此产出的肉比较少,只有一百一十斤左右。另有心、肝、肺之类的下水四斤,大小肠、猪肚七斤,猪血加水、食盐凝固后,能得25斤左右。

经过王震计算,一头猪大概能供一百名战士食用。

肥肉用来炼猪油,猪油不光能用来炒菜,炼出来的油渣还能和萝卜一起炒,加上辣椒、葱、蒜一起吃,算一餐,每位战士平均能吃到一两七钱二。

猪下水可以炖一锅清汤,开锅之后再将烫好的猪血放下去,加上多多的辣椒,就是一锅十分下饭的“毛血旺”,算一餐,每位战士能吃二两三钱三。

除肥肉之外的肉和骨头,和萝卜、土地一起,一顿红烧,一顿清蒸,算一餐,每位战士能吃三两多。

猪蹄和猪头可以炖萝卜吃,算一餐,每位战士可以得二两二。

当时,359旅有规定,每四头战士养一头猪,以100人为单位,换算下来,一年365天,战士们平均每三天左右就能吃一顿肉。

这个饮食水平,已经远远超过抗战后期整天缩在碉堡中的日寇,更不用说每天只能吃窝窝头的国军。根据《胡宗南日记》记载,由于国军上层腐败成风,肆意克扣军费,即使是宝贵的军校生,也只能躺在床上吃窝窝头。

这样的部队,又怎么可能有战斗力呢?

这也是为什么胡宗南明明手下有40万大军,数倍于陕甘宁边区的人数,却依旧不敢贸然进攻的原因。

要知道,在战争时,伙食就是战斗力,一名战士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又哪来力气打仗呢?

就拿拼刺刀来说,在抗战前期,由于吃不饱饭,战士们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与日军拼刺刀是十分胆怯的,往往几名士兵一起上,才能杀死一名日军。

但等到抗战后期,我军在白刃战方面已经跟日军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身体素质的提升,让我军不再惧怕日军的刺刀,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甚至能在战场上以一敌多,以一人之力拼掉数名日军。

伙食对部队战力的提升有多大,可见一斑。

有人可能会说,陕甘宁地区土地资源贫瘠,即使再如何耕种,又怎么可能得到这么多粮食?

这其实是很多人的一种偏见,在大多数人看来,陕甘宁边区地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根本不适合耕种,但事实上,这里物产之丰富,远超我们的想象。

2、为什么能吃的这么好?

陕甘宁边区北接鄂尔多斯高原的盆地丘陵,向南延伸到关中平原的边缘,西抵六盘山东麓,东临黄河,面积达到了10万平方公里。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盐业,三边的池盐、绥德的井盐,自西夏时期,便是我国的产盐重地,因此,陕甘宁边区是完全不缺盐的。

除此之外,陕甘宁边区还藏有大量的铁矿、石膏、瓷土、石油等矿产、资源之丰富,自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便是我国重要的工业能源供给基地。

即使关起门来,也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除了矿产资源外,陕甘宁边区的畜牧业也十分发达,虽然驴、骡、马不多,羊群却数量众多,盐池县出产的盐池滩羊,时至今日,依旧是我国最顶级的羊肉之一。

而且,羊除了肉外,还有很多副产品,例如羊毛、羊皮外,这些东西除了自用之外,还可以用来出口,大大缓解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压力。

说完矿产和畜牧业,再来说说最为重要的农耕业。

诚然,陕甘宁边区地处黄土高原,土地的确不适合用来耕种。但并不是因为土质问题,而是因为缺水。在靠天吃饭的年代,雨水多还好,一旦大旱,很有可能会颗粒无收。

虽然土质不好,但陕甘宁边区却有自己的优势,便是地广人稀。

据悉,在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的耕地面积仅为843.1万亩,占开垦面积的22.5%左右。且这些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中,农民手中的耕地不到10%。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军采取了巧妙的税收政策。

对土地众多的地主施以重税,土地越多,税收越高。地主种地得不偿失,只能低价将土地转让,让土地回到农民手中,到抗战后期,陕甘宁边区农民土地拥有量已经达到30%,部分县区达到了60%,有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了80%以上。

地主们没了土地,自然要另寻出路,什么也不会的他们,一窝蜂的涌入商业,开始销售边区盛产的矿产、皮毛等副产品,大大促进了边区工商业的发展。

除了帮助农民拿回土地外,我军也号召群众一起开垦荒地,为此制定了不少优惠政策。

例如每年评选“劳模”“劳动英雄”,不仅能在亲戚、邻居面前倍有面子,还能得到耕牛、耕具的奖励,最重要的是,在那个年代,勤劳的农民,是最受人尊重的。

例如建国后,毛岸英的老师吴有满,便是一位全国劳动模范。

在我军的鼓励政策下,民众们开垦的热情空前高涨,耕地面积从1937年的862.6万亩一路飙升,截止到1945年,已经达到惊人的1425.6亩,足足提升了563万亩。

如果这些耕地都用来种植小麦,按照每亩产45公斤粮食来算,563万亩土地,每年便能多收获25335万公斤粮食,可谓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截止到1943年前后,陕甘宁边区基本上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农民们吃饱了饭,便愿意去尝试种植产量更高的作物,例如土豆、南瓜等。

特别是土豆,不仅我们觉得好吃,其也是饲养牲畜最好的饲料。根据王震的计算,每给猪喂三四斤土豆,便能长肉一斤。富裕的粮食,例如玉米、大豆、高粱等,还能用来制作酱油、醋等调味品。如此一来,陕甘宁边区的各项产业都进入了良性循环。

战士们吃饱了饭,农民们也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这样的部队,怎么能不受人爱戴?有了凝聚力,有了人民的拥护,自然就能打胜仗。

一切看似偶然,实际上都是人民史观推动下的必然。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