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综合 >

去职业足球队训练是啥体验?“5分钟后就跟不上他们了”

2023-08-28 22:25:53    来源:腾讯网

7名学生获得在国安U17梯队为期一周的跟训体验。 北京国安俱乐部供图

北京的8月骄阳似火,在位于顺义的北京国安青训基地,来自不同学校的7名学生挥汗如雨——他们在北京国安U17梯队获得了为期一周的跟训体验。跟随职业梯队训练是他们学生生涯中的难得经历,关于足球的梦想也在这段经历中更加坚定。


(资料图片)

脱颖而出

“北高杯”7小将赴国安梯队跟训

普通高中生进入国安梯队跟训已非新鲜事,这一活动去年秋天便举行过一次,只是当时最终成行的只有3人,规模逊于今年。

与北京国安结缘的学生们都出自北京高中生校际足球冠军杯赛场。在北京高中生足球圈鼎鼎有名的“北高杯”已举办了8年7届赛事,这是纯粹的学生比赛,从赛事主办方到参赛者,都是普通学生。

从这项赛事中走出的高中生,有些人把足球当做爱好,有些人正在学习体育管理专业,也有几位同学在大学阶段回到组委会担任管理者。从没有资金、缺乏外部支持一路走到今天,他们的动力就是那句赛事宣传语——热爱大于一切。

一直以来,“北高杯”在春季学期举办七人制比赛,招募近30支球队以学校为单位参赛,赛制模仿世界杯,每年3月至6月期间进行小组赛、淘汰赛、决赛。主办方花钱租场地、请裁判,比赛开销来源于报名费(1500元/队,平均100元/人)、直播打赏和极少的赞助资金。在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赛事组织绝不潦草,主办方还为每名参赛学生上了保险。

2021年,率队夺冠的京西学校主教练穆雷就曾表达过惊讶之情,“能举办这么大规模的杯赛,我觉得这代表了现在中国高中生的领导能力和水平,我为他们感到自豪。我想不管是组织者还是参赛球员,或多或少都会因为这项赛事改变人生轨迹。”

2021年,北京国安俱乐部成为“北高杯”的特邀支持,为赛事提供决赛场地、奖品和推广等支持。当然还有一项体验机会,即在北高杯赛场表现出色的球员,可以前往国安梯队跟训,让学生切身体验职业梯队的生活与训练。按照原定计划,跟训球员产生方式为组委会推荐3人,不过今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现场观看“北高杯”决赛时,有3名球员的表现令国安俱乐部青训总监拉德鲁眼前一亮,当即拍板增加名额。再加上一名本应去年参加这一活动,但与大学报到时间冲突而顺延至今年的学生,最终形成了7人跟训的空前规模。

8月出现在国安U17梯队球员面前的7名特殊队友分别是:侯嘉起(香港中文大学)、麦克斯(京西学校)、奥斯卡(京西学校)、张鸿麟(十一学校)、马颢阳(地大附中)、王健宁(35中)和王冠霖(理工附中)。

跟训学生们和国安主帅里卡多打招呼。 北京国安俱乐部供图

第一堂课

7名学生咬牙完成所有训练项目

当这一期跟训体验到尾声之际,在国安U17梯队参加的第一堂训练课,依然令学生们印象深刻。对他们而言,那堂训练课堪比“魔鬼强度”。

国安U17梯队并未因学生们的到来调整训练和备战计划,球队主帅孙文广希望他们能享受职业球队的训练强度。参训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是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大一的侯嘉起,在职业梯队的首堂训练课令他“感觉非常累,喘不过来气,整个人在训练结束后都是一种眩晕的状态”。

9月份开学后才读高二的张鸿麟身材瘦小,第一堂训练课让此前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足球训练的他大开眼界,“那一天是真的太累了,因为完全不适应。”

不过孙文广对学生们的表现很满意,不论是“跟不上”还是“累”,7个孩子都咬牙完成了所有训练项目,国安梯队的小球员们也一直在旁鼓励和帮助着新队友们。“第一堂课的态度很重要,他们很投入、很用心,跟队友间的互动也很好。”孙文广说。

从“北高杯”中脱颖而出的高中球员和国安U17梯队队员一起训练。 北京国安俱乐部供图

挺过艰难的开局后,学生们开始慢慢适应职业梯队的训练强度,“虽然还是跟不上,但比第一天好了一些”是侯嘉起的感受,大家也有余力去观察和总结职业球员与足球爱好者们在绿茵场上的不同。

张鸿麟是“北高杯”决赛中让国安青训总监拉德鲁眼前一亮的选手之一,当时他的球队场面被动,出任边后卫的张鸿麟展现出了良好的比赛阅读能力和冲击力,几次边路突破给对手造成威胁,帮助球队逐渐扭转局势。然而张鸿麟只在“小升初”期间在北京三高足球俱乐部接受过一段时间训练,从上初中至今就再没进行过专业训练,仅是每周在学校里有两次足球训练课。

“差距真的挺大的,不论是体能、力量还是节奏。”让张鸿麟惊讶的是职业梯队球员的速度,“他们的节奏很快,基本都是一脚出球。如果我一脚出球的话,那就根本没法保证稳定性了。”侯嘉起持同样观点,“职业梯队球员的风格是非常高效的,我们处理球往往会拖泥带水,他们追求的是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少的脚数完成最好的效果。”

中国足球近年的糟糕表现与成绩,令球迷们给出“我上我也行”的评价。前往职业梯队跟训后,侯嘉起切身体会到职业球员与普通人之间的壁垒,“我应该算一个足球爱好者吧,接受过一些训练,在万国群星(北京一家从事青少年足球培训等项目的俱乐部)从小学一年级踢到高中毕业。看职业球队比赛视频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我上我也行’,但等真的和他们一起训练,你可能只能撑5分钟,之后就会发现完全跟不上他们了。甚至有时候他们觉得轻松的训练,都是让我们感觉痛苦的体验。”

沉浸体验

职业梯队的生活到底啥样?

虽然因与学校开学时间冲突,侯嘉起来到国安梯队跟训的时间迟了一年,但对已经开启大学生活的他来说,延迟反而是好事——他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进行更多思考。

开始大学生活后,侯嘉起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所规划,正因有了方向,他更愿意去体验别人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从中汲取更多营养。于是在训练之余,他会观察职业梯队球员的生活,“让我惊喜的是,我亲眼看到整个球队的组织、训练安排都是非常科学的,每天的训练时间、内容和强度都是循序渐进。训练之外,大家都是一起行动,集合之后再去开会,吃饭或训练。而且从队规和球员的表现可以看出来,球队的要求非常严格,比如对手机的使用有严格限制,以防晚上熬夜,比如球员不能喝碳酸饮料。我来体验三五天还好,如果长年累月跟着球队这种节奏训练、生活,我可能会觉得枯燥,职业球员确实不容易。”

国安梯队球员的自律令侯嘉起有些惭愧,“其实我比梯队球员的年龄还要大两三岁,但进入大学之后,我在生活上确实有点自由散漫,锻炼也不是很充足。在这些方面,我真的要向他们学习。”

在绿茵场上,侯嘉起不仅是球员,也是观察者,他将足球称为“自信心的来源”,成了他颇具特色的“个人名片”。通过足球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是这位大一学生正在做的事情。因为足球,侯嘉起认识了许多人,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了解了“一方水土养一方足球”。比如他前往香港读书前,认为港式足球走的是技术流派,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校队后才发现,原来那里习惯放高球,崇尚身体对抗,就连裁判判罚都会对高强度身体对抗予以鼓励。

跟训学生们现场见证国安千场里程碑之战。 北京国安俱乐部供图

足球是侯嘉起坚持至今的爱好,即便在学业最繁重的高三时期,他也做到了学业与踢球兼顾,理由很简单,“如果愿意坚持的话,怎么都能坚持下来,就看你能不能将它当做动力源泉。”与家长们担心的“足球影响学习”不同,侯嘉起在寻找平衡的过程中有了更大收获,“踢球和学习确实会有时间冲突,这就需要调整学习策略,结合自身情况做计划,反而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曾在“北高杯”赛场表现优异的侯嘉起,已将足球列入人生规划,他希望把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优势和对足球的热爱结合起来,未来向与足球有关的理论性的方向发展。即将上高二的张鸿麟说,未来也有可能考虑与职业足球有关的道路。“北高杯”丰富了这群年轻人的经历,也正在为未来埋下更多的足球种子。

8月19日,北京国安在主场迎来与上海申花的“京沪大战”。那是国安队史1000场的里程碑之战,也是新工体首次迎来全场TIFO的大场面。与此同时,高中生跟训国安梯队的活动,迎来尾声的同时也是高潮。在国安俱乐部、中赫公益和北京赛区的协调及努力下,7名学生和国安U17梯队那一天前往工体观战。他们共同经历了又一个难忘时刻——在国安抵达体育场时列队迎接,与主教练和即将踏上赛场的国安队员一一击掌。

在国安2比1力克申花一役中,他们是看台上声嘶力竭为球队呐喊欢呼的一分子,他们注视着的那块场地也是自己的梦想,梦想有朝一日“北高杯”的决赛也能在工体鸣哨开球。

新京报记者 周萧

编辑 王春秋

校对 吴兴发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