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综合 >

刘邦为何对张良如此尊敬?深度解析张子房的人生智慧

2023-06-29 00:52:3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他对整个汉朝的建立所做出的贡献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而有人说张良的智慧值得著书立说来让后人学习,因为他不仅仅在跟随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做出了贡献,而且在汉朝建立之后,功成身退,急流勇退。保全了自身的生前身后名,称得上是绝佳的人生旅程,他的智慧究竟体现在哪个方面呢?


(相关资料图)

《史记·留侯世家》: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柰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宾婚。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

张良出生于公元前250年去世于公元前189年,他的祖籍是今天河南的新郑市,他与韩信萧何一起跟随刘邦南征北战数十载,最终打下了汉朝,天下三个人也算是功成名就。然而年轻时期的他并不像后期那样出名,而且当时年少无知,没有任何大的作为,他虽然出身于贵族世家,而且自己的祖祖辈辈都在战国时期的韩国做宰相,但到了张良整个家族不断的走向落寞,由于战国时期韩国灭亡,张良更是没有了承袭高官厚禄的机会。亡国破家使得张良年少时期颠沛流离,而这样对于国破山河在的痛楚,使得张良从小就抱有一种志向,那就是匡扶大业。而唯一的办法就是推翻秦王朝。

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张良联合了沧海君,他们打算谋杀秦始皇,而且策划非常周密,他们散尽家财,将毕生的所有都兑换成金银财宝,找到了大力士,希望他能够在关键时刻谋杀秦始皇,进而使得秦国群龙无首,很快走向衰败。当他们了解到秦始皇向东探寻的踪迹之时,大力士准备了一个很大的铁锤,准备砸向秦始皇的车队。

博浪沙市秦始皇车队的必经之路,他们的目标也是那个最为气派和豪华的大车,因为他们肯定这辆车里面做的是秦始皇。所以他们就把很大的铁锤直接砸向了这辆车,后果也可以想象,那就是乘车者和驾车者全部当场毙命,而张良也趁乱立刻逃窜到附近的山林当中避命,但是不巧的是大力士所击中的那辆车并不是秦始皇乘坐的那辆车,因为秦始皇对于别人的暗杀和刺杀都有着很好的防范,所以他希望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就把最豪华的那辆车换成了其他人的车驾。因为他们虽然对整个事件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但是却无法肯定车辆当中坐的人就一定是秦始皇,这件事情过去之后嬴政非常伤心恼怒,所以他就打算将这个刺客绳之于法。因为此事做得非常隐秘,后路他们也已经完全准备好,所以张良就逃生,并且浪迹天涯。

张良在日后也非常的幸运,因为他遇到了一位贵人,他在过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看到张良漫不经心的从自己身边走过,他就将身上的鞋子踢下来扔到桥下,并且告诉张良指使他,让他来帮忙把鞋子捡上来,张良诧异,并且不知为何一个素未平生的陌生人竟然让自己帮他捡鞋,虽然心中有着一点点排斥,但张良生性还是非常善良醇厚,所以他就勉强的下桥去将鞋捡了上来,而且亲自把鞋给老者穿上。此时的张良虽然经历了颠沛流离之苦,也看透了世间的各种磨难,但仍然不愿意再委曲求全,将鞋穿好之后张良就默默的独自离开了。

老人没有任何的反应,既没有答谢,也没有说多余的话,然后他大笑一声,扬长而去,张良也对此种行径表示十分疑惑,他呆呆的站在那里,直到老者走出,500米左右时又返回来找到张良,说了一句千古名言,这句话在后世也成为了一个成语,那就是孺子可教。

陆机:文成作师,通幽洞冥。永言配命,因心则灵。穷神观化,望影揣情。鬼无隐谋,物无遁形。武关是辟,鸿门是宁。随难荥阳,即谋下邑。销印废,推齐劝立。

之后这位老者传授给了张良一本书,这本书里面写的是关于治国安邦以及各种军事策略的内容。而且承诺如果他可以将这本书里面的所有精华都为自己所用,那在天下大乱之时,他一定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因为书可以帮他塑造自己的思维,而思维恰恰能够决定行为。整个过程张良都有一些懵,而且处于一种半信半疑的状态,可谁知这位老者就是那传说中的,世外高人黄石公。

司马迁: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筴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

所以这本书也就成为了张良的开始,这本太公兵法在日后被张良细细的研读,一遍又一遍,正如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而且他在读完书之后很有成就感,俯瞰天下大事,又有了自己全新的见解,自己也变得更加深明大义,更为文武双全,这也为他以后成为一个足智多谋的谋士,来帮刘邦打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太史公自序》:“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所以在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后,张良也就聚集了当地的一小部分武装力量来起兵抗秦,但自己势单力薄,所以不得不投靠附近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在整个过程中又遇上了刘邦率领的起义军两个人进行深入交流过后觉得相见恨晚,因为刘邦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所以他又对张良所表达的谋略极为相信。从此二人开始共谋大事,正如谚语曾讲到的良木择林而栖,忠臣择主而事。张良放弃了他原有的老板选择了刘邦,而自己也受到了器重,在这样纷繁复杂的局势当中,张良选择刘邦,是一种有眼光有见识的一种选择。

因为张良本身体质不太好,所以在刘邦进入关中之后,他就想要上奏表示自己体弱多病,希望能够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所以他闭门不出,而又随着刘邦对于天下局势的统一和稳固,所以张良也觉得是时候离开朝局保证自己功成身退。张良在整个汉王朝建立之后,没有参与过多的政治斗争与谋划,即使西汉当时党争严重,张良也绝对不多说一句,恪守着自己的原则,一直到最后去世。

参考文献:《史记·留侯世家》《太史公自序》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