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今年GDP目标增长7%,全面融入郑州都市圈-天天快消息
5月5日消息,许昌市人民政府日前印发许昌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其中提到,许昌市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左右,进出口总值保持稳定增长,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下,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粮食产量稳定在280万吨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十四五”控制目标统筹衔接。
此外,许昌市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有,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大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管网、民生保障、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建设力度,加快5条高速建设,确保许信高速6月通车,推动许昌港襄城港区尽快实现通航,能信电厂异地迁建加快实施,重卡换电项目落地见效。全力推进380个以上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800亿元以上。
(资料图)
加快激活消费潜力。精准做好消费券发放工作,持续发挥好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的提振带动作用,支持企业举办让利促销活动,实施绿色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品以旧换新,充分发挥“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旧机换新”叠加效应。激活房地产市场,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对首套房贷首付比例、贷款利率按最低下限执行;优化二套房认定标准,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依法依规降低二手房交易税费成本,支持集中团购商品房。
巩固壮大民营经济。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着力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新增主板上市企业1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0家、规上工业企业200家,市场主体规模突破44万户。加大违规涉企收费整治力度,帮助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降本减负、渡过难关、稳定经营。
建强创新载体。力争全年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50家,总量达到300家以上。
壮大创新主体。力争全年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总量达到1000家以上;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总量达到450家以上,创新主体数量保持全省第一方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全面融入郑州都市圈。加快建设郑汴许“黄金三角区”,探索建立联合招商、共同开发、利税共享的产业合作发展机制。高质量建设许港产业带,引导产业、金融、人口等要素集聚,打造郑州都市圈先进制造业核心集聚区。高水平建设许昌国际陆港,提升“郑许欧国际班列”承载力和频次。推动郑许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率先实现协作共建、设施便利共享,共建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引导高水平医疗机构在许昌建设分中心,协同打造养老服务品牌。
许昌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是形势极其复杂、挑战极其严峻、工作极其艰巨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积极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工作,难中有为,干中有成,顶住了下行压力,稳住了经济大盘,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承压前行、持续恢复、稳中向好”的态势。
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3746.8亿元、增长1.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6%;进出口增长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9亿元、增长7.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0.6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5.32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320.5元,增长4.5%;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1.2%;粮食总产量完成298.09万吨;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248天。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全市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产业链供应链运行还不顺畅,部分行业和企业经营困难,保持投资快速增长面临制约,消费出口动力偏弱,就业压力加大,经济社会风险点增多。对此,必须保持清醒忧患,做好应对更为复杂形势更为困难局面的充分准备,敢于迎难而上,善于化危为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做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两个确保”,落细落实“十大战略”,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着力打造经济强市、创新强市、开放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强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城乡建设高水平、人民群众高素质,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增添许昌光彩。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左右,进出口总值保持稳定增长,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下,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粮食产量稳定在280万吨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十四五”控制目标统筹衔接。
三、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全力做好8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突出扩大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压茬推进“三个一批”活动,定期组织开展重点项目观摩活动,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良好氛围。深入实施重点项目集中攻坚,落实“双百工程”,提升政策性金融对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提高政府投资效率,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发展。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大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管网、民生保障、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建设力度,加快5条高速建设,确保许信高速6月通车,推动许昌港襄城港区尽快实现通航,能信电厂异地迁建加快实施,重卡换电项目落地见效。全力推进380个以上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800亿元以上。着眼补短板、强功能、增后劲,常态化开展重大项目谋划,完善项目储备库,强化项目包装,提高项目熟度,真正做到“项目等政策、项目等资金”。
专栏1 2023年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加快激活消费潜力。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精准做好消费券发放工作,持续发挥好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的提振带动作用,支持企业举办让利促销活动,实施绿色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品以旧换新,充分发挥“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旧机换新”叠加效应。激活房地产市场,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对首套房贷首付比例、贷款利率按最低下限执行;优化二套房认定标准,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依法依规降低二手房交易税费成本,支持集中团购商品房。
持续开拓外贸市场。支持企业拓宽市场,深耕欧美、非洲传统市场,开拓“一带一路”、RCEP等新兴国家市场,办好云展会,支持外贸企业在线数字化营销、网上参展、网上洽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合作空间。全力扶持新业态,加快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工作,抓好电商示范创建工作,继续布局海外仓,推动电商企业出海。助力企业保生产、保履约,用足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保障外贸企业健康发展。
巩固壮大民营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能级。纵深推进“万人助企联乡帮村”行动,开展多渠道多行业的政策对接活动,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着力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新增主板上市企业1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0家、规上工业企业200家,市场主体规模突破44万户。加大违规涉企收费整治力度,帮助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降本减负、渡过难关、稳定经营。
(二)突出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建强创新载体。实施创新载体平台跨越工程,稳步推进许昌国家高新区建设,支持禹州省级高新区提档升级,推动襄城县、魏都区、鄢陵县创建省级高新区。加强双创智慧岛建设,推进魏都智慧岛进入省级智慧岛行列,打造成区域创新发展的增长极。聚焦优势产业,在电力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领域,谋划筹建(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力争全年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50家,总量达到300家以上。
壮大创新主体。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引领企业”创新主体梯次培育,不断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企业成长机制。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持续壮大创新主体。力争全年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总量达到1000家以上;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总量达到450家以上,创新主体数量保持全省第一方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集聚创新人才。深入实施“许昌英才计划”3.0版,建立完善“创新人才+创业团队+优质项目”的引才模式,提升引才质量,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个以上。加大省级创新人才培育力度,力争新建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工作站2家,省级创新人才总体处于全省第一方阵。
优化创新生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体制机制。加强科技金融服务,用好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发展科技信贷市场,力争省“科技贷”“科技保”放贷金额突破2.5亿元。全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资金链进一步融合,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1%以上,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三)突出产业转型,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深耕先进制造业。树牢“工业兴市、制造业强市”理念,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围绕“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破冰抢滩”,加快构建“633”工业发展体系。提质发展传统产业,深入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培育建设5个智能车间(工厂),推动传统产业从产业品牌向品牌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推动六大新兴产业规模扩张,构建“龙头+配套”产业链发展体系,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4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稳定在35%左右。抓紧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口,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整车和配套能力。优化提升载体能级,做好开发区改革后半篇文章,提升园区承载和服务能力,提高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新增1个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的开发区。按照“一园一业”的原则,规范专业园区管理,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推动专业园区提质增效。
扩容现代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稳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确保服务业总产值稳居全省前列。加快壮大枢纽经济,推动豫中陆路口岸综合物流港等重大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打造省级物流枢纽节点。健全现代金融市场和生态体系,大力引进会计、保险、咨询、评估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加强与中原再担保集团的合作,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大力发展直播电商、服务外包等新业态。聚力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以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许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为平台,加快开发区内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1家以上企业内网升级改造标杆和5G全连接工厂。推动制造业企业与解决方案服务商深度合作,培育1家可复制推广的“优秀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加快推动“企业上云”,年内新增上云企业800家以上。
(四)突出城乡统筹,探索共同富裕路径
探索城乡共同富裕。聚焦实施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9大行动,分领域、分行业制定出台专项配套落实政策,争取省有关部门出台支持政策措施,加快构建“1+1+9+N”政策体系。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承接好省级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积极争取、主动承担中央和省委部署的改革试点和示范任务,推动先行试验区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取得一批具有许昌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全面融入郑州都市圈。加快建设郑汴许“黄金三角区”,探索建立联合招商、共同开发、利税共享的产业合作发展机制。高质量建设许港产业带,引导产业、金融、人口等要素集聚,打造郑州都市圈先进制造业核心集聚区。高水平建设许昌国际陆港,提升“郑许欧国际班列”承载力和频次。推动郑许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率先实现协作共建、设施便利共享,共建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引导高水平医疗机构在许昌建设分中心,协同打造养老服务品牌。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抓牢城乡融合示范片区建设,谋划实施一批示范项目,深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改革,强化人才引进、招商引资、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支持,打造一批亮点突出的样板。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持续缩小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距。推动城乡交通、供水、燃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探索建立一体化管护机制。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高水平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空间用途管制体系。高标准建设103个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带动城市形象持续改善。高品质完成冬季清洁取暖提质工程,确保三年清洁取暖工作圆满收官。高质量实施中心城区“汽改水”工程,让居民舒适、温暖过冬。高效率开展城市管理,构建智慧城管脉络,持续提升数字城管效能,确保数字化城管案件结案率达到99%以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加快种业创新发展,确保良种繁育基地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3.65万亩;稳步提高粮食产出,确保全市粮食面积稳定在674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280万吨以上。以乡村建设行动为统领,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整村推进农村户厕改造2.6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0%以上;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50公里,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域高质量发展全国示范市。争创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1-2个、乡村建设示范乡镇3-5个,打造乡村建设样板。
(五)突出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区域协同治理、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创建,保持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推动国考省考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加快全面绿色转型。聚焦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和重点行业领域专项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争取低碳(零碳)城市试点。积极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有序推动整县(区)屋顶光伏试点,力争全市新能源并网达到115万千瓦以上。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快大周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积极推广许继绿色低碳园区模式,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全年创建绿色制造体系企业7家。深入实施绿色化改造,力争再完成企业绿色化改造100家以上。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无废城市”EOD等项目,着力形成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创出更多“许昌经验”。
打造生态安全屏障。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全面推行林长制,力争全年新增人工造林650亩、飞播造林10000亩、森林抚育17000亩。全面推进禹州颍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和鄢陵鹤鸣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做好国家验收准备。
(六)突出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抓紧抓实重点改革。纵深推进国有企业、市属投资公司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质增效。创新医保支付方式,确保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探索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统筹抓好价格、电力等领域改革。
强力推进开放招商。创新招商模式,推广许继产业链招商模式,发挥现有龙头企业“以商招商”作用,瞄准重点区域,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新经济业态的制造业企业。深化对德合作,加快中德(许昌)产业园建设,打造中德合作城市典范。建强开放平台,扎实推进中国(许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用好保税物流中心(B型)、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全力推进河南自贸区许昌开放创新联动区、建安综保区申建。优化公共服务,营造有利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和体制机制,构建完善的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有针对性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经济政策与其他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确保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完整度、准确率达到100%。全面构建“1+2+3+N”营商环境建设体系,加快推进一批营商环境信息化项目,打好“1”个信息化基础;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整改、提升”工作闭环以及县域营商环境月排名“2”项机制;深化营商环境任务、问题、创新“3个清单”;重点抓好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交房即交证”和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审批事项免证可办等营商环境“五件事”落地落实,打造“N”个亮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市营商环境上台阶。
(七)突出民生为本,持续提升人民福祉
稳定就业社保。聚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实施多渠道灵活就业,确保应届高校毕业生综合就业率达到90%以上,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持续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建强人才队伍,全年新增技能人才9万人。持续推进社会保险参保提质扩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攻坚行动,发放社会保障卡470万张以上,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提升教育水平。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健全“双减”长效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年培训市级名师、骨干教师700人左右。继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快47个新建、改扩建及民转公项目建设,新增公办学位14100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支持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集团,促进12所中等职业学校快速发展。
建设健康许昌。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政策措施,持续提高防控工作科学精准水平。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康复功能。高质量建好市级“四所医院”、县级“三所医院”,强力推进市中医医院建设。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创建成果。扎实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优化“一老一小”服务。突出抓好鄢陵县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建设,探索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确保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50.3万人。继续开展“规范托育服务中原行”活动,指导市、县两级妇幼保健院成立托育服务指导中心。
改善居住条件。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突出抓好265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稳步实施棚户区改造,全年新开工1646套、基本建成8299套。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推进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促进文化繁荣。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抓好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实施“民宿走县进村”行动。
专栏2 2023年许昌市重点民生实事
(八)突出安全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稳妥有序化解风险隐患。加强防灾减灾抗灾救灾保障能力建设,继续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紧盯极端天气、洪涝干旱、火灾、地质等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紧盯房地产、农信社改革、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切实保障“三保”支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深入细致抓牢安全生产。压紧“三管三必须”责任,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突出重点节假日等关键时期,紧抓矿山、危化、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城镇燃气、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聚焦重点抓好社会治理。抓好法治政府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深化“三零”单位(社区、村)创建活动。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严厉打击拐卖、收买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许昌。(据大河财立方)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许昌:今年GDP目标增长7%,全面融入郑...
5月5日消息,许昌市人民政府日前印发许昌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
焦点速递!长城汽车(02333)申请增设人民...
长城汽车(02333)公布,公司已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交公司H股... -
“五一”消费超预期,朝阳“引擎”拉动...
市区联动、商圈互动、商文旅融合、线上线下结合……“五一”小长假... -
国能龙岩发电:机组一次并网成功
5月4日13时36分,国能龙岩发电公司5号机组一次性并网成功,机组各项... -
5月5日棉纱主力2309合约上涨1.86%-头条焦点
5月5日,棉纱主力2309合约开盘价22910元 吨,结算价23075元 吨。... -
当前聚焦:realme 真我 Buds Air5 P...
IT之家5月5日消息,realme官宣将推出真我BudsAir5Pro耳机,号称是re... -
文化和旅游部公示3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_...
5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拟确定3家旅游度假区为国家级旅游度... -
环球观天下!西湖景区1500元捞手机事件...
近日,浙江杭州有游客发布视频,称自己的手机掉进西湖中,请一名衣... -
全球微速讯:福建召开“5·18国际博物馆...
近日,“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筹备工作推进会在福州市... -
Hej宜·聚社区共享空间亮相昆明 全球头条
宜家昆明商场&昆明荟聚共同打造的【Hej宜·聚社区共享空间】于2023... -
2023年旅游业国标、行标制修订计划项目...
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近日发布《关于征集2023年旅游业国家标准... -
绚烂杜鹃坡-环球头条
杜鹃坡韩冷摄□郭海燕“峰连十里杜鹃花,岭叠风翻涌彩霞。”当第一... -
致敬青春 (外一首)
□张凌云源自一场邂逅。猛抬头,我遇见了一位刚从电杆下来的女电工... -
焦点播报:风吹过草原
扎鲁特山地草原科尔沁夫摄□辛灵一扎鲁特山地草原是疏离的,也是柔... -
【五四特别致敬·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容颜虽老,青春永在!正值五四青年节,一个致敬青春的节日。我们今... -
微视频|青春答卷 当前观察
何谓青春,青年何为?青春是不畏挫败。青春是敢闯无人区。青春是勇... -
韩国汉堡包4月同比涨幅创近20年来新高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韩国统计厅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汉堡包价格4月同... -
2023年太仓市文化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招聘岗位及人数本次共计招录工作人员11名,具体岗位详见附件1:《太... -
今日看点:年报里的数字中国:核心公司...
近年来,数字中国建设持续加力。《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 -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_...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5月5日15时26分,天...